健康科普丨怎么预防中暑

时间:2025-09-16 00:49:50 来源: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一、减少高温暴露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或工作。如果必须外出,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

  2、选择阴凉环境

  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树荫、遮阳棚等阴凉处停留,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例如,在户外行走时,尽量走在有遮挡的街道一侧。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高温天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如果需要外出,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如去商场、图书馆等有空调的场所。

  二、做好防护措施

  1、穿着合适的衣物

  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浅色衣物能够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宽松的衣物有助于空气流通,帮助身体散热。例如,选择棉质或透气性好的布料,避免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戴宽边帽和太阳镜。宽边帽可以遮挡阳光,保护头部和面部免受紫外线伤害;太阳镜可以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2、使用防晒用品

  出门前涂抹防晒霜,选择SPF值较高(如SPF30以上)的防晒霜,并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减少中暑的风险。

  3、携带防暑用品

  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这些物品可以在感觉不适时及时使用,缓解中暑症状。

  三、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1、多喝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脱水。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即使不感到口渴也要定时喝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饮品,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加重脱水。

  2、补充电解质

  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补充钠、钾、镁等电解质。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者通过食用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来补充。

  3、合理饮食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导致体温升高。

  四、注意身体信号

  1、识别中暑先兆

  了解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如到阴凉处休息、喝水、用冷水擦拭身体等。

  2、及时休息

  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处休息,避免病情加重。

  3、关注特殊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中暑。对于这些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活动时间。

  五、改善居住环境

  1、保持室内凉爽

  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如果使用空调,建议将温度设置在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或使用换气扇来促进空气流通。

  2、使用遮阳设备

  在窗户上安装遮阳帘、窗帘或百叶窗,阻挡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3、合理安排室内活动

  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使用厨房和浴室等会产生热量的房间。如果需要做饭,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或者使用电饭煲、微波炉等电器减少热量产生。


原文链接:http://ynswsjkw.yn.gov.cn/html/2025/xuanchuankejiao_0709/40234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