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男炎”之隐,守护一“腺”生机

时间:2024-11-15 21:02:27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前列腺炎大部队来袭,你的前“腺”小“病”告急了吗?《中国男性前列腺健康白皮书》显示,全球约有一半的男性朋友有前列腺疾病的困扰,其中前列腺炎发病率尤其高。目前我国前列腺炎发病率报告约为6%~32.9%,这意味着,每34个中国男性中,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或短期或长期,或轻或重,受到过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困扰,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白皮书》指出,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占比最高的是25-34岁群体,约占全国患者的40%,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腺体,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排尿不适症状和(或)会阴部的疼痛症状,不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和经济负担。

  一、什么是前列腺炎?

  了解前列腺炎,首先要熟悉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附属性腺,位于直肠的前方,耻骨的后方,围绕后尿道,紧挨膀胱颈,有尿道和射精管从中穿过。前列腺主要功能之一是分泌前列腺液,参与构成精液,以及帮助精子存活。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受到细菌或非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炎症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有时还伴有会阴部、下腹部的疼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

  二、前列腺炎的好发人群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大多在青春期至老年期时期发病,在我国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8%~25%。有近半数(35%~50%)的男性,一生中都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三、前列腺炎警告8个“信号”

  1.入侵信号:失眠多梦,夜尿频繁。

  2.神经系统信号:耳鸣,记忆力下降。

  3.排尿困扰:坐立不安,尿液有异。

  4.尿道警告:小便频率,尿无力。

  5.代谢异常:黑眼圈,出汗增多。

  6.隐匿疼痛:腹无故坠疼。

  7.头发:掉发严重,须发早白。

  8.精神:头晕乏力,无精打采。

  四、前列腺炎有哪些类型及表现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由急性细菌感染导致,发病率较低,通常表现为突如其来的体温过高,并伴有下尿路感染的症状。

  细菌培养示阳性。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由慢性细菌感染导致,大多数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示阳性。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作为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盆腔区域疼痛或不适,可导致异常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患者前列腺按摩液、按摩后尿液或精液中白细胞是否异常增加,该型可进一步分为A型和B型。

  ⅢA型:炎症性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能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治疗难度较大。

  前列腺液示阳性,细菌培养示阴性。

  ⅢB型:非炎症性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或前列腺疼痛。病因尚不明确,患者通常有症状。

  前列腺液示阴性,细菌培养示阴性。

  Ⅵ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患者通常表示无症状,可在基础身体检查中发现。

  前列腺液示阴性,细菌培养示阴性。

  最新文献有“黄色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个案报道。

  黄色肉芽肿性前列腺炎(XGP)是一种少见的非细菌性的伴有黄色肉芽肿形成的前列腺炎,其病因可能是由坏死的前列腺组织、反流的尿液、残余的病原体或前列腺的蛋白抗原等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免疫复合物沉积所引起。文献认为XGP与高脂血症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前列腺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是临床极为罕见的前列腺良性病变。

  黄色肉芽肿性前列腺炎(XGP)临床表现以排尿困难、尿频、急性尿潴留血尿最为常见,还可能出现急性高热、血精和急性前列腺炎等临床症状。大多数XGP患者同时伴有PSA 增高,直肠指检前列腺体积增大、质硬并有结节感,结合 PSA 极易误诊为前列腺癌。

  五、前列腺炎有哪些症状

  1.典型症状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①全身症状:体温过高、寒战乏力、无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②局部症状:会阴或耻骨上区域有压迫感,并且向腰部、下腹部、背部、大腿等处发展,使患者坐立难安。

  ③尿路症状:尿急、尿频、尿痛、尿滴沥和脓性尿道分泌物,排尿不畅,尿线变细或中断,严重时有尿潴留。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①全身症状:不明显,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发生急性前列腺炎时可发热。

  ②骨盆疼痛症状:骨盆区域胀痛或隐痛,位置广泛且定位不明确。

  ③下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烧感、尿等待和尿不尽等。

  ④生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⑤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经常性的头晕、记忆力减退、多疑、失眠、抑郁等。患者还常会对身体的不适和疼痛过度敏感。

  2.伴随症状

  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如伴发急性膀胱炎、附睾炎、精囊炎和输精管炎,可出现相应症状,如精囊炎可出现血精。

  ②慢性前列腺炎:常伴发尿道滴白、乏力、失眠、头晕等。

  六、前列腺炎有哪些病因

  1.主要因素: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细菌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

  感染途径可为血行感染,细菌经血循环在前列腺部滞留,而引起前列腺急性炎症反应;也可经尿道逆行感染,当尿路不畅、憋尿等引起尿液反流时,尿液里细菌反流至前列腺导致前列腺炎。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以尿道逆行感染为主。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排尿功能障碍,此外,可能还有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Ⅵ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缺乏发病机制研究。

  2.诱发因素:

  不规律的性生活:性生活或手淫过度频繁;性生活中断或“忍精不射”等。

  不洁性交:病原体通过性生活而导致尿道炎,继发感染前列腺。

  不良生活方式:经常憋尿、久坐不起等习惯压迫前列腺导致。

  不良饮食习惯:酗酒或大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引起。

  长期熬夜:可能引起前列腺反复充血导致。

  局部受凉:可能导致骨盆区域血循环障碍及肌肉痉挛,促进症状发作。

  七、前列腺炎的认知误区

  1.前列腺炎不彻底治疗,会转变为前列腺增生,甚至会发展恶化成前列腺癌。

  据文献报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三者无相关性,尽管较多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但两者不存在必然联系,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也没有明显相关性。

  2.前列腺炎是不能治愈的。

  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前列腺炎的发病,主要与情绪、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诱发因素相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可有效预防前列腺炎反复发作,否则已经治愈的患者也很容易复发。

  八、前列腺炎的养护预防

  1.多饮水:前列腺对浓度高的尿液敏感,多饮水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度。

  2.及时小便:一旦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会对膀胱和前列腺产生不良影响。

  3.释放压力:当心情舒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缓解,平时应适当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4.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充足休息。

  5.规律的房事生活:如果房事过频或者很少,都不利于前列腺炎的治疗,一定要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频率。

  6.洗温水澡:温水坐浴可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促进局部炎症渗出物的消退。坐浴的水温呢,最好控制在40—42摄氏度,一般每次坐浴15~20分钟,每天一到两次即可(注意长期的温水坐浴对精子的质量会有一定影响,结束治疗后逐渐恢复)

  7.注意保暖:寒冷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尿道内压增加导致尿液逆流。

  8.调节饮食:戒烟酒,少吃辛辣食物,建议男性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类元素的食物,如海鱼、花生、松子、羊排、牛排等。

  9.尽量减少对会阴部的压迫,如穿紧身裤、久坐不动和长时间骑自行车等。

  10.尽量到正规医院进行前列腺方面的检查,对于急性前列腺方面疾病,应积极给予治疗,减少其转化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性。

  前列腺虽是人体里的“小”器官,却是男性生殖系统附属腺中最“大”的实质性腺体,是男性的生命“腺”,影响排尿、生殖、内分泌等多项功能,管理着男性从青春期到老年期的生命过程及生活质量。其主要的危害有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引起心理疾病以及影响生育等。了解其防治知识对于维护男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关爱男性前列腺—延长男性生命质量“腺”。(作者: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卞伟峰)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ztzl/jkkp/57566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