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朝强 通讯员 沈茂芬
2019年,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部署要求,排除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落实惠农政策,创新产业扶持机制,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打造样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省级挂钩联系重点县,诏安县出台了《诏安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推进四都镇田美村、梅岭镇东门村和南门村等57个村编制新村规划。同时,筛选70个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探索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3456”建房模式等经验,打造出四都镇西梧村、梅岭镇腊洲村、霞葛镇司下村等一批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司下村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为全国“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官陂镇官北村、建设乡万石溪村、太平镇走马村等6个村被列入国家森林乡村推荐名单。太平镇(青梅)被原农业部列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巩固成果,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为严格落实扶贫政策,诏安县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排查,共排查农户134183户、598479人;完成非贫困户住房安全改造170户,解决905户中的267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脱贫攻坚取得成效,顺利通过评估检查和实地考核验收,经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
强化质量,实施农业农村改革 诏安县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资产清查核实数据录入上报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核实验收;完成217个村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工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制定《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问题台账及整改方案》,以村为单位,全面开展问题排查,完成纠错工作和土地确权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完成4个国有农场农垦土地承包租赁合同清理工作;完成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回头看”。
优化服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青梅、八仙茶及富硒蛋鸡是诏安县的特色产业。通过优化扶持,2019年,诏安县青梅产业产值2.8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48亿元,增长9%;八仙茶产业产值12.5亿元,增长11%;富硒蛋鸡产业产值1.26亿元,增长55%。根据《坚持绿色高质高效 打造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要求,在西潭镇打造4000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设施蔬菜面积1.2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3.6万亩,总产量9.2万吨,总产值4.2亿元,占全县蔬菜总产值的30%以上,形成西潭、白洋、深桥、桥东、金星、梅岭设施蔬菜等六大千亩设施蔬菜基地。
做强做大,带动畜禽产业发展 引进漳州市温氏农牧有限公司高效一体化养鸡项目,两期项目年出栏达475万只;加快草食动物发展,诏安县梅洲乡引进福建省鼎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在梅洲乡梅溪农场拟建设存栏奶牛4100头的奶牛场,现存栏奶牛1834头。
扩大宣传,大力打造农业品牌 诏安县积极组织经营实体参评参展,扩大宣传,创建品牌。24项农业品牌在各项产业展评和竞赛中获奖,其中,硒来乐乡约茶园项目荣获第三届福建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嘉恒农业有限公司出产的妃子笑荔枝荣获“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银奖;诏安八仙茶在亚太茶茗大赛中获得乌龙茶特别金奖。
深度融合,推进三产优质发展2019年,诏安县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共计67家,推荐上报9家企业参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了174个益农信息社,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用好地缘,强化闽台农业合作 诏安县坚持建设省级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年安排30万元开展闽台农业合作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引进推广台湾水果新优良种、台湾高优栽培管理技术。建设闽台农业合作核心示范基地6个,示范基地总面积1200亩,带动周边农户引进种植台湾各类水果新优品种1万多亩。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