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作为首个多部门共同出台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意见》不仅为中医药人才工作确定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还明确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思路、成长路径。
从《意见》的布局来看,未来的中医药人才结构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无论是作为引领中医药事业航向的战略科学家、国医大师等高层次人才,还是守牢中医药根据地的基层人才,其成长、成才、更好发挥作用都得到了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两头”都要做大做强,既体现中医药事业发展志向远大又脚踏实地,也提示中医药人才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能眼高手低。
从《意见》的指向来看,未来的中医药人才能力既要“中”味更浓,又要“医”效更好。有人分析,优秀的中医人才培养难,难就难在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临床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核心点就是,薪火相传的路上能不能尊重中医药人才的独特成长规律,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意见》直面了这一老大难问题,给出了中医药人期待的答案。这也意味着,中医药人才工作也要拿出与之相应的配套结果:让中医药用疗效说话。
从《意见》的规格来看,未来的中医药人才工作要加强合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意见》提出的一系列破除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藩篱的改革措施的实施,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有赖于多部门联合支持。只有各级党委加强对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视,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意见》才能最终落地见效。
归根结底,《意见》的出台是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只待加速。接下来,需要广大中医药人苦干实干。《意见》是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发令枪、冲锋号,中医药行业和广大中医药人要认清形势、自立自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