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将迎来第21个“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预防出生缺陷,为每一个新生命保驾护航。
认识出生缺陷:不只是“先天不足”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这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先天不足”,还包括:
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唇腭裂、肢体畸形等,这些通常可以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
功能异常:如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听力或视力障碍、脑瘫等,可能伴随或独立于结构畸形存在。
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特定酶缺陷,影响正常身体代谢反应。
需要了解的是,轻微的缺陷可能随着宝宝成长自行改善,或通过早期干预治愈;而严重的缺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但重要的是,大多数出生缺陷是可防可控的。
三级预防:筑起三道健康防线
第一道防线:孕前预防(一级预防)
婚前/孕前检查:这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健康体检和遗传咨询,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补充叶酸:女性在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天补充0.4mg叶酸,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
接种疫苗:如风疹疫苗,避免病毒感染导致胎儿畸形。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适宜体重、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治疗原有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应在病情稳定后再怀孕。
第二道防线:孕期筛查(二级预防)
定期产检,控制血糖血压,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并按时完成以下重要的产前筛查,及时发现严重缺陷并进行干预。
NT检查(11-13周+6天):初步筛查染色体异常、大结构畸形。
唐氏筛查(11-20周+6天):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
无创DNA检测(11-24周+6天):更精确的染色体异常筛查。
大排畸检查(20-24周):全面检查胎儿结构发育。
重要提示: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超声诊断、核磁检查等,以最终确诊。
第三道防线:出生后干预(三级预防)
新生儿疾病筛查:遗传代谢病筛查(足跟血检查,可发现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减等多种疾病)、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先心病筛查(通过无创方式筛查心脏异常)。
早期治疗:对确诊的出生缺陷疾病早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后遗症,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孕期营养:吃出健康宝宝
孕期营养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发育,要均衡营养管住嘴,不要刻意增加食物量,丰富食物来源,以下是要点提醒:
重点营养素补充
叶酸:每天0.4mg,继续补充至孕后3个月。
DHA:每日不少于0.2g,促进胎儿大脑和视力发育。
钙:孕中晚期奶量增至500g/天。
铁:每周食用1-2次动物血或肝脏,预防贫血。
实用饮食建议
少食多餐:每日3顿主餐,加餐2-4次,缓解孕吐。
粗细搭配: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主食总量的1/3。
多彩蔬菜:每天蔬菜400-500g,绿叶菜占2/3以上。
适量水果:每天200-350g,选择低糖水果。
优质蛋白:适量增加鱼、禽、蛋、瘦肉摄入。
适当运动可以缓解身体不适、改善睡眠、控制血糖和体重增长。推荐每日三餐后散步,孕妇体操和瑜伽、游泳和凯格尔运动。
体重管理指南
根据孕前BMI管理整个孕期体重增长:
这些食物要当心
酒精饮品:可能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增加流产、死产和其他胎儿并发症的风险。
高咖啡因食物: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mg。
生食和未熟食物:避免生海鲜、溏心蛋、未完全煮熟肉类,避免感染寄生虫、沙门氏菌或李斯特菌等致病菌。
高汞鱼类:摄入较多甲基汞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应避免摄入鲨鱼、剑鱼、旗鱼等。
存在毒素的食物:包括未成熟和发芽的土豆、苦杏仁等含氰苷类的食物、有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鲜黄花菜等。
四川省目前针对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主要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
四川省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
四川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四川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
四川省脱贫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四川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项目
针对符合条件的缺陷患儿提供出生缺陷医疗救助。
部分市州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地中海贫血筛查服务(具体筛查病种,不同地区不一样),建议准父母主动咨询当地妇幼保健机构,了解可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
温馨提示
出生缺陷不是“命中注定”,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大多数出生缺陷是可以避免的。建议每位准父母主动了解当地提供的免费惠民服务,如免费婚检、孕前检查、产前筛查等,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卫生服务,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手关注生命起点,用科学与爱心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健康未来!
“各位旅客,12号车厢有乘客腰痛剧烈...
2025年9月3日,一个载入...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8月26日至28日,以“弘扬工匠精神...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