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习惯让血脂飙升,很多人天天做!

时间:2025-09-16 00:24:53 来源: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平时生活中挺注意,也没有大吃大喝,怎么一体检就查出“高血脂”?这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其实,很多人的血脂“失控”都是无意识的,这5个习惯正让血脂飙升。

  一、5个习惯,正让血脂飙升

  ■ 习惯一:不吃早餐

  很多人认为少吃点、不吃早饭是不是血脂也能降低点?恰恰相反,不吃早饭反而会导致血脂悄悄升高。

  2025年8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与血脂异常风险显著相关,尤其会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时导致“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证实: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尤其是吃早餐,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习惯二:爱吃夜宵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吃宵夜也会导致“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研究还发现:与规律吃早餐且不吃夜宵的人相比,有1个不良习惯(不吃早餐或吃夜宵)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16毫摩尔/升,有这2个不良习惯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23毫摩尔/升。

  为什么“不吃早餐”“吃夜宵”会高血脂?因为身体有一个“生物钟”,除了帮助我们调节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活动,还会影响代谢,这就包括血脂的调节。“不吃早餐”“吃夜宵”打破了这个生物钟的规律,影响身体正常的代谢,最终导致血脂异常。

  ■ 习惯三:吃油腻大餐

  很多人平时日常没有大吃大喝,偶尔会有1—2次“放纵餐”,感觉这并不会影响血脂,事实上恰恰相反。2025年7月《营养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敲响了警钟:偶尔吃一顿油腻大餐,4小时后血脂会飙升、血管会变“硬”。

  研究发现,吃高脂肪食物会导致餐后高脂血症,吃完油腻大餐短短4个小时后,不仅血脂飙升,损害全身血管功能让血管变“硬”,还会让大脑供血系统“罢工”,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危险。

  ■ 习惯四:吃太多主食

  很多人血脂悄悄升高主要和主食吃太多、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有关。如果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也会转变为脂肪,沉积在皮下或者是内脏、血液当中。

  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占到全天总能量的50%左右。如果喜欢吃甜食,也要注意血脂问题。因为甜食中所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也会导致血脂增高。

  ■ 习惯五:爱喝饮料

  《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毫升)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其平均“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更高,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更低。

  换句话说,爱喝甜饮料、把饮料当水喝的人,他们的血脂在悄悄“失控”。

  二、科学降血脂,记住这5点

  ■ 多吃好脂肪、少吃坏脂肪

  减少“坏脂肪”:严格限制饱和脂肪(红肉、全脂奶制品、黄油、棕榈油)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糕点、人造黄油、包装零食),它们是升高“坏胆固醇”的主因。

  增加“好脂肪”: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牛油果、坚果(核桃、杏仁),以及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

  此外,日常还要增加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它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如燕麦、大麦、豆类、苹果、柑橘类水果、胡萝卜等。

  ■ 选择优质的蛋白质和碳水

      用白肉替代部分红肉:优先选择鸡胸肉、鱼肉等白肉,以及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豆腐、豆浆)。

  

  △十大优质蛋白

      主食尽量搭配全谷物:多选用全谷物(糙米、全麦面包)、杂豆、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避免血糖骤升,有利于血脂控制。

  

  △十大优质全谷物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

  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加快、微微出汗为宜。

  增加力量训练:每周2次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举哑铃),增加肌肉量能提升基础代谢。

  ■ 控制好体重、减小腰围

  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推手。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建议男性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

  ■ 戒烟、尽量不饮酒

  戒烟: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剧“坏胆固醇”的沉积,使血脂问题雪上加霜。所以,戒烟是降血脂必须的一步。

      限酒:酒精会促进脂肪合成,升高甘油三酯。所以,能不饮酒就最好不喝。

  

  


原文链接:http://wsjkw.sc.gov.cn/scwsjkw/jkys/2025/9/15/567f9d9c61c043bf9d25d54a38b8fc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