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照亮了医者坚守的初心。在广西,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以行动书写“德技双修”的时代答卷——有人荣膺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2025年“最美医生”;有人获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中医药局、自治区疾控局联合选树的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他们以仁爱之心、专业之长,生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绘就了八桂大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壮丽画卷。他们是全区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更是全区50多万医务工作者的生动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新时代的最美医务工作者,学习先进典型,感受平凡中的不凡,致敬每一位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生命之光的人。本期介绍《让伤口绽放生命尊严——记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唐湘婷》。
20位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集中展示来啦
↓↓↓
让伤口绽放生命尊严
——记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唐湘婷
“苗族老乡说我像‘自家阿妹’,因为我懂他们怕疼的紧张,懂他们离家的陌生感。换药时轻一点,聊天时暖一点——护士的手,既能换药,更要握住患者的不安。”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护士唐湘婷
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她,扎根基层14年,为数千名慢性创面患者点亮希望之光。作为柳北县域首位获得“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证书的专科护士,她牵头创建柳北县域首个“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她就是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护士唐湘婷。
“选择留下,是见过太多患者痛苦的时刻。”唐湘婷总想起刚实习时的场景:一位老人因压疮日夜呻吟,儿女轮流停工照料,整个家被拖得喘不过气;造口患者因腹部开口排便的异味,把自己关在家里,连亲人都难见一面……这些画面,成了她扎根基层的最初动力。
初涉伤口造口护理时,面对复杂的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损伤,唐湘婷抱着“患者即老师”的念头埋头钻研。她先后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白天跟着专家处理疑难病例,夜里累计整理出200多份护理记录,最终考取“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证书,成了柳北县域首位获国际认证的专科护士。
2019年,唐湘婷牵头建起柳北县域首个“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门诊”。在这里,她推动护理模式从凭经验转向循证型:制定标准化处理流程,让院内2-3期压疮发生率下降42%,糖尿病足患者平均愈合周期缩短30%;建起慢性创面电子档案系统,给每个伤口“建档”,精准跟踪恢复情况。
遇到技术瓶颈,她总想着破局。传统敷料效果有限,她就把负压吸引技术与功能性敷料结合,曾有位肿瘤术后并发多处感染的患者,经她设计的个性化引流方案,半个月就实现切口愈合,这个案例还获得了柳州市护理学会比赛二等奖。这种“精准护理”理念已惠及3000余名疑难创面患者,其中42例恶性肿瘤患者实现带瘤高质量生存。
唐湘婷在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为患者进行造口护理。受访者供图
“14年里,不是没有动摇过。”唐湘婷说,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后,她带着一身混杂汗味、药味与腐臭味的工装回家,家人下意识地回避曾让她偷偷落泪。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烂伤口隔着楼层都能闻到异味,连家属都不愿靠近时,她也曾问过自己:这样的工作能坚持多久?
但更多时候,是患者的改变让她握紧换药镊。
造口患者常因身体形象改变陷入自卑。“有一位来自邻县的20多岁的直肠癌造口患者小陈,总是戴着口罩不说话。”唐湘婷说,她每天除了给他处理造口,还不断鼓励他,戴造口袋也能正常上班、交朋友。一个多月后,小陈重拾信心,不仅主动聊起近况,还给唐湘婷送来了亲手做的蛋糕。
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她从不嫌麻烦。2022年夏天,一位家属来到门诊,说家里老人因脑梗术后卧床,全身多处压疮坏死。唐湘婷带着同事驱车6小时赶到,爬着步梯上了高楼,用负压引流装置一点点清理创面,还教家属用减压护具。连续三周上门,那间曾弥漫腐臭的屋子渐渐有了清新的空气,老人的脸色也红润起来,心情也舒畅了,家属后来专门到医院道谢。
“不同患者要不同对待。”唐湘婷说,她的工作台上除了碘附、纱布,总放着几盒卡通贴纸——那是给烧伤患儿准备的,换药时贴在纱布上,哭闹的孩子立马就安静了。
这些年,唐湘婷带着团队上门护理127次,骑电动车半小时到山村给老人换药是常事。对乳腺癌术后切口不愈的年轻女性,她组织患者互助交流,让她们在彼此的鼓励里重建信心。“从抗拒到接受需要时间,我们就是他们走向康复的拐杖。”
唐湘婷正在护理患者。受访者供图
“一个人强不算强,大家会了才是真的好。”作为学科带头人,唐湘婷总想着把技术传下去。她在院里开了3期专科工作坊,培养出2名专科护士、2名护理助理;跟着医共体团队跑遍乡镇卫生院,用案例教学+床旁指导的方式培训基层医护150人次;她还牵头开展相关继续教育项目,把慢性创面修复的新方法教给更多人。
唐湘婷主导构建的“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通过远程会诊、上门服务,让边远村寨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专业护理。如今,在医院的支持下,她正琢磨着把智能监测系统与5G远程护理结合,计划3年内建成覆盖全县的慢性创面管理网络。“想让每个村卫生室都能处理基础创面,让大山里的老人不用为换药翻山越岭。”是这位苗山护理先锋的愿景。
当得知自己成为20名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之一时,唐湘婷笑道:“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它属于所有基层护理人。”
从护理操作台到苗家吊脚楼,唐湘婷用有温度的双手,细心地呵护着每一位患者。那些愈合的伤口背后,是生命尊严的重生。14年如一日,她把护理的微光,织成了苗乡大地上坚韧的生命防护网。
6月18-19日,由中国沼气学会主办...
7月9日,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主办的...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
夏天,怎么能少得了音乐? 近日,郎...
7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项整治...
7月17日,以「共生 共创 共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