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照亮了医者坚守的初心。在广西,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以行动书写“德技双修”的时代答卷——有人荣膺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2025年“最美医生”;有人获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中医药局、自治区疾控局联合选树的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他们以仁爱之心、专业之长,生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绘就了八桂大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壮丽画卷。他们是全区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更是全区50多万医务工作者的生动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新时代的最美医务工作者,学习先进典型,感受平凡中的不凡,致敬每一位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生命之光的人。本期介绍《急救生命线的守护者——记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罗春婷》。
20位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集中展示来啦
↓↓↓
急救生命线的守护者
——记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罗春婷
“急救车的警笛,是刻在骨子里的冲锋号。10秒内接警,60秒内派车,180秒内出车,每一秒都在和死神抢人。我们不是在救人,就是在去救人的路上——这是急救人的工作日常,更是责任与使命!”
——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任、副主任护师罗春婷
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走进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大厅,“为生命奔跑 为健康护航”这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在这里,电话声此起彼伏,时间以秒计算,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任罗春婷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她走街串巷,把每个地点装进大脑里,绘制一幅“急救活地图”;推行智慧急救系统,让科技赋能民生;将147个急救网点连接成网,构筑覆盖2.21万平方公里的“生命防线”。
今年,罗春婷荣获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背后是她对“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极致坚守。
罗春婷(左二)正在指导调度员。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每个刚到南宁急救医疗中心120指挥调度中心的新人,都得有一段随120出车的经历。
罗春婷有一次出车,遇到一个孩子高热抽搐,家属电话里的声音因紧张而颤抖。她到达地方后,提着出诊箱在楼梯间狂奔,终于见到了患者和家属。“家属说听到我们的声音,心就定了。”这句话,她后来听过无数次。而这声“心定了”,是家属的托付,更是对急救人沉甸甸的信任。
对于120调度员来说,如何确定求助者地点十分重要,必要时要给救护车提供引导。初入指挥调度中心,罗春婷便遭遇“地狱级”挑战:南宁老城区巷弄纵横,报警人方言混杂,地址描述模糊,“若错过一个路口,可能就是一条生命。”为此,她下班后骑着电动车,穿梭大街小巷,弄清楚存疑的地址,通过手绘“急救地图”,将数百个地址烂熟于心。
如今,凭借扎实经验和专业判断,罗春婷在院前急救调度工作中一次次完成精准调度,成为同事眼中专业、果敢、干练的榜样。
罗春婷(左一)为南宁120“青春生命守护者”2025年暑期特别训练营的参训学生介绍120指挥调度中心情况并科普如何正确拨打120。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科技赋能民生,创新守护生命。”这是罗春婷始终秉持的理念。任调度科科长时,罗春婷敏锐发现传统转接模式已跟不上城市发展需求。经过深入调研和研发,她推动“智慧急救”系统建设实现三大突破:首接首处,四警联动,实现“电话未挂、指令已达”的秒级响应,派车效率大大提升;调度员通过电话、视频、图文等方式为呼救者提供急救指导,紧抓黄金救援时间;报警人可实时追踪救护车轨迹,缓解焦虑等待情绪。
据悉,“智慧急救”调度系统刚上线不久,一位七旬老人突发心梗,调度员远程指导家属实施心肺复苏,硬生生抢回了黄金抢救时间。老人的女儿至今感激:“他们给了我爸第二次生命。”
罗春婷(左二)在2024女子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现场。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罗春婷深知,急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民生保障的最关键一公里。为破解基层急救难题,她带领团队以“筑基、赋能、强技、共治”为抓手,积极推动并实现了三级院前急救体系重构和全市院前急救城乡一体化,成功破解“地理难、资源难、协同难”三大难题,让急救服务真正实现“村村通”。目前,南宁市急救站点达147个,织密全市2.21万平方公里的“生命防线”,城市平均应急反应时间压至13分钟,农村18分钟。
今年4月,宾阳县某农村一名孕妇即将分娩,120调度员接到求助,41秒便派出救护车,同时远程电话指导孕妇身边的人现场接生。最终,孕妇顺利分娩,一大一小均平安。截至目前,远程指导案例已达5.2万余例,其中县域农村地区1.3万余例。“让每一声呼救都能得到及时回应,让每一个希望都能不被辜负,打造一个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急救中心是我最想做的事情!”这是罗春婷的期待。
岁月流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与时间抢夺生命”的初心。从接警调派的调度员到负责全市院前急救工作的主任,罗春婷的“战场”在变,但内核始终如一:对调度工作的“较真”、技术革新的“狠劲”、织密急救网的“柔情”。
“120是绝望里的光,我们快一秒,生命就多一分希望。”这份对生命的至高敬畏,化作责任、担当与情怀,支撑罗春婷十二年如一日,守护着这条永不停歇的生命热线。
“各位旅客,12号车厢有乘客腰痛剧烈...
2025年9月3日,一个载入...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8月26日至28日,以“弘扬工匠精神...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