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运用小肠镜微创方式治疗罕见黑斑息肉综合征

时间:2024-08-05 18:47:51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日,患者董某于外院行胃肠镜检查提示结肠多发息肉、胃多发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后考虑家族性腺瘤病,经过综合考虑决定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拟复查胃肠镜并行内镜下治疗。入院后行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套叠,主管医生安秀琴主治医师查体发现患者嘴唇内侧可见黑斑,结合病史影像资料,考虑为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

  7月22日、23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小肠疾病亚专业组讨论后决定由豆张锋、师永盛副主任医师,赵俊梅、王蓉主管护师及麻醉团队合作,分别经肛及经口行双气囊辅助小肠镜检查成功实现对接,经口进镜过程中发现直径大于5cm息肉4枚,对其中2枚行内镜下分片进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另2枚拟限期切除,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豆张锋副主任医师介绍,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又称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主要为STK11,患病率为1/200000~1/8000,属于罕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口唇、颊黏膜、面部、手指、手掌、脚底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主要特点,息肉病理主要为错构瘤,部分为腺瘤。PJS患者随着息肉的增大可引起肠套叠及肠梗阻,严重者可引起肠坏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小肠镜正是诊疗这一疾病的“利器”,通过内镜下提前切除较大息肉,从而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及手术治疗,但同时小肠镜检查须插管麻醉下进行,难度大、风险高、耗时耗力,对操作者、麻醉团队及医护配合有较高要求。该项检查通过经口及经肛两种方式进行对接,可完成对小肠全面、彻底、无盲区的检查,从而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实现全小肠内镜下诊断及治疗,真正扫除消化道最后盲区。(张娜)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xwzx/wzdt/202408/t20240805_962458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