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3月26日报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除了世界各地民众开始囤积粮食与日用品,多国政府也启动了粮食库存计划。目前,主要小麦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禁止出口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等产品。同时,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此外,一些国家正在增加其战略储备,如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虽已储备够一年消费的稻米和小麦,但政府还是承诺买下国内各地的谷物收成。英国查塔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
联合早报3月26日报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除了世界各地民众开始囤积粮食与日用品,多国政府也启动了粮食库存计划。目前,主要小麦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禁止出口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等产品。同时,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此外,一些国家正在增加其战略储备,如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虽已储备够一年消费的稻米和小麦,但政府还是承诺买下国内各地的谷物收成。英国查塔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任本顿认为,如果各国政府不通过协调来确保全球供应量充足,只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那么,民间疯狂囤货、政府不断采购,最终可能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第一,关注限制出口、国际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多维新闻网报道认为,全球食品供应链正在承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压力,并导致粮食价格飙升。国际大米价格正在上涨,作为指标的泰国产大米的出口价格达到六年半以来最高水平。原因在于主要出口国泰国和越南的产量因干旱和海水倒灌的盐害等未能实现增长。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扩大导致的囤积大米行为也使得供求关系紧张。价格上涨有可能会推高进口大米的亚洲及非洲各国的物价,成为引发经济下行的因素。联合早报报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日发表声明称,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造成玉米、小麦等基本食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超出了大多数民众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给津巴布韦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加重了该国粮食危机,430万津巴布韦民众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
第二,外媒关注部分国家因疫情而启动“封城”,出口受阻。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指出,限制人口移动对农业造成“毁灭性影响”。报道称,如果限制人口流动等措施带来的影响长期持续,可能导致供应量减少,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民众餐桌将遭到巨大冲击。《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印度宣布进入“全国封锁”以来,该国大米出口价格已经降至3个月以来新低。对于中国的应对举措,彭博社报道称,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国策根本,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国进口粮食总量相比其每年庞大消费量并不算大,因此并不担忧目前的情况。但中国政府仍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并密切关注着国际市场动向。一些专家称,即使不存在短期危机,中国仍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自身粮食安全。
第三,国际组织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世贸组织(WT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WHO)三大机构于3月31日发布联合声明,呼吁各国尽量减少涉及粮食贸易的边境限制,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报道援引粮农专家观点称,粮食价格可能短期上涨,中长期大幅上涨缺乏支持,不大可能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米价格每吨超过1000美元的高位。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