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创新服务推进水果产业春耕复产

时间:2020-03-26 18:49:40 来源: 作者:

     3月18日,从贵州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获悉: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水果产业强化百香果等重点项目的调度,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创新疫情时期的技术服务形式,做好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打好宣传促销提前量,加快水果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开工建设,提早安排水果产业发展所需的财政资金,提早启动水果年度产销对接。切实有效的举措使得疫情时期的贵州省水果生产得以有序进行,目前,贵州省水果行业的59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为确保贵州水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严朝君密切关注疫情对水果生产、流通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求贵州省水果专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2月20日,严朝君主持召开了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专题推进会。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水果专班班长向青云召集贵州省水果专班、百香果各片区、各树种专家团队召开30余次视频会议,紧锣密鼓安排落实,进一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调度及指导。

  image.png

    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是水果产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2月13日,水果专班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百香果产业发展的紧急通知》,3月3日印发《关于切实保障百香果种苗供应的通知》,加紧调度各地生产情况。目前,7个万亩县和6个5千亩以上产业重点县以及从江、晴隆、榕江、望谟4个“9+3”重点县的百香果生产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5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百香果计划种植面积14.2万亩。

    近期,贵州水果专班聚焦“9+3”深度贫困县,持续以项目化为抓手,重点支持威宁苹果、纳雍樱桃、从江百香果、紫云蓝莓、沿河空心李、水城猕猴桃等“9+3”深度贫困县区域优势树种,完成15万亩果园提质增效,有序推进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9+3”深度贫困县大多数分布在水果生产适宜区,是贵州水果重要的商品果基地,且都有一定规模的投产果园。发展果园能增加就业机会、为果农带来收益,水果产业还可以联动一、二、三产业,以观花赏果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带来农业休闲收入。

    贵州省水果专班及早谋划,把及早下达资金作为聚焦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2亿元。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情况,贵州省水果专班、专家团队及各树种战队,创新了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和农民培训点、线、面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image.png

    贵州省水果专班组织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贵州科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的水果专家团队及时编印了《近期果树生产技术要点及工作建议》,分树种编制了百香果、火龙果、猕猴桃、蓝莓、玛瑙红樱桃、桃李和赫章苹果等7个应对疫情期间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联动贵州省气象局发布樱桃、蜂糖李、蓝莓等树种气象服务信息,通过工作群、媒体、自媒体推送,各级专家团队分区域、分树种、分类指导,点对点精准推动各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提醒贵州各地水果行业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贵州省水果专班与贵州广播电视台共同录制贵州省精品水果技术培训课程,并开设“农技培训 空中课堂”专区专栏,利用贵州广播电视台宽带电视G+TV和动静客户端,通过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的双路覆盖,对全省水果农业科技人员和水果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科技普及。目前已上线的特色樱桃、地方名李、猕猴桃3个视频的点击率达数10万次,全省樱桃、猕猴桃等主要产区的相关从业者,陆续获得了急需的先进适用技术。此外,还录制了火龙果、百香果、蓝莓的培训视频。

    2月19日,12316专家服务热线精推送水果类信息服务工作正式启动,开始为贵州水果生产经营主体、农技人员、农业行政管理人员等群体提供短信推送服务、电话咨询服务和网络咨询服务等。第一批信息推送对象包括贵州省各级水果专班、农技人员、水果行业龙头企业、水果合作社、部分家庭农场,下一步,还将补充完善推送对象数据库,信息服务对各级水果经营主体全覆盖,通过“专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成为串起千百万果农的贴心热线。

    贵州水果专班协同贵州省供销社、贵州大学、贵阳学院以“春季第一果”樱桃等为重点,提早启动水果年度产销对接工作,建立水果风险防范资金池,打好宣传促销提前量,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杜涛)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