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医解决方案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第三期启动

时间:2023-03-03 21:30:32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联合各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第三期2月2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公益活动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慢病防治诊疗水平,掌握通络药物防治慢病最新研究进展,进而对广大慢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广大慢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医解决方案。

  慢性病是指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迫在眉睫。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常见慢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40余年来在国内外一大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展了大量基础、临床及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通络治疗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公益项目包括学术交流、专家义诊查房、慢病患者教育等多层次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专家学术交流活动50000余场、专家义诊200余场、患者科普教育9000余场,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开展的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三级学术交流体系,对提升医生和患者慢病防治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加过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交流的医师反馈,近年来,通过开展的“改善微小血管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的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会诊、心律失常疑难疾病远程会诊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了解了通络药物在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衰、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尝试运用络病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治疗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地县级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及基层卫生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通过组织专家开展义诊、查房等公益活动,加强健康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宣传,逐步提升基层卫生工作者诊疗水平及人民群众自我健康意识,改善全民健康素质,为基层“输血”的同时也为基层“造血”,目前已覆盖县乡村基层医师达100万人。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专家表示,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患者不仅对冠心病、糖尿病等临床常见慢病防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补上了“疾病预防”知识的短板,而且让更多的人学会了养生和慢病预防,必将进一步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394465.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