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及大豆。日常饮食摄入中要多吃全谷物,减少精谷物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蔬菜水果中的微量营养素,比如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膳食纤维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维持人的整体生态环境稳定,促进身体健康。我们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蔬果巧搭配”。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大量研究证实,鱼、禽、蛋、瘦肉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适量摄入有助于促进健康,但摄入比例不当,可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某些肿瘤的发生风险,每日适宜摄入量是三两以内。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饮食清淡、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推荐成年人摄入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就是我们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包括饮料、糕点、糖果和烹调用的糖,建议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每天酒精量不超过15克,大约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50ml白酒、30ml高度白酒。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天吃早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少量多次,推荐喝白水或茶水,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认识食物,选择新鲜、营养密度高的食物,比如新鲜、颜色鲜艳的果蔬、瘦肉、鸡蛋、全谷物等。学会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公筷公餐,杜绝浪费
一些传染性疾病,或直接或间接大都与“吃”相关,通过食物或饮食方式,相互传播导致疾病流行。公餐公筷可以防止疾病传播,卫生又健康。讲究卫生、公筷公勺和分餐、尊重食物、拒绝食用“野味”,既是健康素养的体现,也是文明礼仪的一种象征,对于公共卫生建设和疫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吃和动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保持吃动平衡,才能够保持健康体重,防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周至少要进行5天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而且是主动的身体活动。主动身体活动是吃完饭后我们要有意识的到外面去散散步、到操场上走几圈,每天主动身体活动至少要保持在6000步,鼓励适当的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爬山等等。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